竹北市福興路661號
warmdryang@gmail.com
03-5585321
看診進度查詢
首頁
醫療團隊
治療項目
失眠
憂鬱症
焦慮恐慌
自律神經失調
注意力不足過動症
思覺失調症
其他身心疾病
心理諮商
幼童/兒童/親子諮商
青年/成年諮商
團體諮商/課程
伴侶/婚姻/家庭諮商
生理回饋與心理評估
企業EAP諮詢
其他專業課程/講座/師資
環境設備
最新消息
聯絡我們
首頁
醫療團隊
治療項目
失眠
憂鬱症
焦慮恐慌
自律神經失調
注意力不足過動症
思覺失調症
其他身心疾病
心理諮商
幼童/兒童/親子諮商
青年/成年諮商
團體諮商/課程
伴侶/婚姻/家庭諮商
生理回饋與心理評估
企業EAP諮詢
其他專業課程/講座/師資
環境設備
最新消息
聯絡我們
《自由健康網》老是覺得自己「不正常」 身心科醫師揭關鍵
首頁
《自由健康網》老是覺得自己「不正常」 身心科醫師揭關鍵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「一上班就渾身不對勁,這樣正常嗎?」「到老公就忍不住生氣,這樣正常嗎?」「睡前總愛想東想西,這樣正常嗎?」你也常常焦慮自己與眾不同嗎?身心科醫師揭開「不正常的迷思」,正常的標準會隨時間改變,你或許跟一般人不一樣,但不一定是病態,困擾才是關鍵。
新竹馬大元診所醫師楊仲豪在
臉書
發文指出,看診時最常被詢問「醫生,我這樣正常嗎?」根據牛津字典對”Normal”的定義「符合標準,典型,如同預期」問題來了「標準」由誰來訂?誰又是「典型」?而我的「預期」很可能不是你的「預期」。
很多人下意識地認定「大多數人選擇的答案」就等於「標準」這個標準涵蓋生病與否、價值、美醜、成功等等至關重要的內在評斷,結果變成當跟大多數人的標準不一樣,就是不正常,而且有些人的標準不是來自大多數人,而是「自己」或「重要他人」的期望。
多數人對不正常有著說不上來的焦慮,很少人能無視他人標準成為眾人眼中的不正常,所以這個標準變成困住自己的標線;圖為情境照。(擷取自Unsplash)
焦慮與大家不一樣 連情緒也壓抑
楊仲豪指出,多數人對不正常有著說不上來的焦慮,很少人能無視他人標準成為眾人眼中的不正常,所以這個標準變成困住自己的標線,還有一類人會為了不要違反既有的標準,連情緒都會想辦法壓抑下來,「身為太太應該要相夫教子,所以那個對老公小孩不耐煩的我,應該就是不正常的吧。我好痛苦。」因為困在既定的印象裡,連情緒都變成很強的罪惡感。但其實這個標準卻隨時間流動、隨世代更迭。
楊仲豪強調,身心科裡沒有一分為二的「病態」,你或許跟一般人不一樣,但不一定是病態,困擾才是關鍵,只有在這個「不一樣」造成困擾之前提下才能被稱為「不正常」或是「病態」。這個困擾有三種層面1.造成自己的痛苦;2.造成別人的危害;3.造成功能減損。
楊仲豪呼籲,在壓力居高不下的年代,不用試著去判斷自己「正不正常」,而是努力處理困擾,多數人和少數人不要互相指責造成彼此的困擾,才能讓所有人都活得自在。
暖陽身心診所 ©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
Social Media Icons
Powered by
Acurax Web Design Company